——关于我区科技创新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
抚州市东乡区人大常委会教科文卫工委
增强科技创新能力,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全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战略任务,是实现可持续发展、促进资源节约型社会建设的必然选择。近日,东乡区人大常委会组成调研组,围绕“如何以科技创新促进我区经济发展,助推企业做大做强”这一主题,对我区科技创新工作情况进行了调研。调研组深入江西东华种畜禽有限公司和书源科技有限公司实地查看,听取企业介绍有关情况,并召开座谈会,会上听取了区科技局、科协、经开区、发改委等相关部门的工作汇报,在客观总结成效与经验、深入查找问题与不足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研究并提出了一些建议和对策。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区科技创新工作基本情况
近年来,在全市大力实施“科教兴市”“工业强市”战略下,我区狠抓科技创新工作,把科技创新摆在经济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大力培育发展战略新兴产业,为我区社会经济科学发展、绿色崛起注入了强劲动力,科技创新在促进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中发挥了日益显著的的重要作用。
(一)高新技术产业蓬勃发展。区委、区政府始终把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作为全区经济工作的重点,制定出台了《关于加快高新技术发展的决定》《东乡县科技特派员实施方案》《东乡县科学技术奖励办法(试行)》和《东乡县人民政府印发关于稳增长促升级的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等一系列政策性文件,鼓励企业内部搭建技术创新平台,外部加强产学研联合,强化技术创新,大力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高新技术产业得到快速发展,产业竞争能力得到进一步增强,高新技术企业群体不断扩大。目前,我区有高新技术企业17家,其中江西科伦药业有限公司、回音必集团(江西)东亚制药有限公司、江西艾克实业有限公司3家企业成为国内同行业的知名企业。2016年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大幅提升,年产值超亿元高新技术企业有12家,
全区高新技术产业实现产值26.3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8.7%,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的11.1%。
(二)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增强。一些重点企业充分发挥自身优势,通过科研攻关、引进消化吸收等形式,使主导产品科技含量大大提高,高新技术产品品种不断增多,产品产值不断增长,产品市场占有率明显提升,企业核心竞争能力不断增强。江西书源科技有限公司投资东乡三年来研发投入已超过1000万元。目前公司已完成50项科技成果,已申请80项专利,其中3项专利处于公布阶段,获得1项发明专利、26项实用新型专利和3项外观设计授权,累计获得5项江西省新产品称号,1项净水行业净水产品创新奖,并获得国家发改委核准建设的国家级水处理公共服务平台一项(已为水处理行业进行公共研发设计服务五十余次),产品技术水平和能力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三)人才队伍不断壮大。截至目前,全区共有各类人才3.5万人,其中党政人才1765人(其中研究生以上学历55人)、经营管理人才904人(其中研究生以上学历7人)、专业技术人才8553人(其中研究生以上学历22人)、技能型人才556人(其中技师及高级技师13人)、农村实用人才3490人。
(四)“产学研”合作进一步深化。“产学研”紧密合作,科技成果迅速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书源科技有限公司与浙江工业大学、江西省科学院应用化学研究所和上海水经生物研究所达成稳定的产学研合作关系。目前已建立水处理系统技术博士交流站,6名博士定期到公司进行技术交流、指导和共同研发,使公司拥有了强大的研发队伍,具备精湛的技术研发能力和创新能力。通过持续加大科技创新和技术人才引进力度,公司与老板电器、创维集团、苏泊尔集团、碧水源集团、华帝公司等十余家上市公司进行科技成果输出和战略合作。荣成机械与湖大共建湖南大学江西荣成(汽车底盘)联合研发基地,与重庆长安等汽车厂家配套;高信化工与上海化工检测机构建国内首条钙法生产之羟装置;回音必与省药物研究所、合肥久诺共同研发治疗性输液产品。
(五)科技创新成果硕果累累。近年来,全区取得科技成果38项,引进推广科技成果15项,其中省科技进步奖2项,市科技进步奖20项,有30项通过省级成果登记。截至2016年底,我区累计专利申请量1460件,授权量839件。近年来,我区先后被授予“全省专利进步十强县”“全省专利十强县”。今年3月,我区成为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工程示范县(区),实现全省零的突破。
二、存在问题与不足
近年来,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各相关部门的共同努力下,我区科技创新工作虽然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绩,但在肯定成绩的同时,调研组也发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具体体现在:
(一)科技创新的自主意识依然较差。全社会重视科技、自主创新的氛围仍不够浓厚。长期以来,部分企业存在种种不良倾向:怕下力气,纯机械模仿他人技术,走别人走过的路,一旦市场疲软,难以驾驭局面;怕担风险,只顾眼前利益,没有居安思危、超前谋划的意识;怕花代价,有些企业尽管有科技创新的意识,但怕花代价,畏手畏脚,犹豫不前,企业大发展的步伐始终迈不开。不注重创新自己的核心技术、产品特色,不注重培育自己的发展优势和竞争力,不注重打造自己的产品品牌与企业形象,企业只能兴盛一时,却难保基业长青。
(二)科技创新的实施能力依然很弱。一是科研力量薄弱,不能为科技创新提供“智力支持”。目前80%以上的规模以上企业都有自己的技术部门,但真正从事产品与技术研发的只占少数。有些企业的研发机构形同虚设,只充当化验室作用,没有研发项目、研发人员、研发投入。二是研发经费投入不足,科技创新融资难。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企业技术研发经费应当占企业销售收入的1%以上,省级高新技术企业应当占3%以上,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应当占5%以上,而目前我区90%以上企业研发经费不能达到销售收入的1%;在财政投入上,虽然我区科技创新工作走在全市前列,科技投入全市第一,但科技投入占财政支出的比重依然不高,支持企业科技创新项目的资金依然不足。三是科技创新人才缺乏。科技人才的不足,严重制约了我区的科技创新工作。我区没有高校和科研院所,培养人才的条件、区位优势相对沿海发达地区仍然存在较大差距,加上人才引进的配套措施还不够完善,引进人才也存在困难。科技人才培养难、引进难、外流严重,已成为我区经济、科技发展的一个严重制约因素。
(三)科技创新的服务载体依然滞后。目前,我区依然缺少行业性的科技创新服务机构、科技创新孵化平台,严重影响了企业对相关的信息技术和市场技术的获取,从而妨碍了企业自主创新成果的转化。
三、有关建议和对策
(一)加强组织领导,营造科技创新的浓厚氛围。建立健全科技发展中长期规划,研究制定我区科技创新体系工作计划;主动为科技型企业提供个性化培育服务,对高新技术企业提供便利直通车服务。通过领导重视、政府引导、媒体宣传,在全区上下努力营造政府宏观推动、部门配合互动、市场导向推动、社会力量联动的浓厚氛围,共同推动建立科技迎新体系。同时还要进一步配合现有政策资源,用好用足创新激励政策。对现有的鼓励创新的财税政策、激励政策,要按规定落实到位,使企业从科技创新中真正得到实惠,提高企业科技创新积极性。
(二)加大科技投入力度。政府要继续加大科技创新方面的扶持力度,注重财政投入的有效使用。建立健全多元化科技投入体系,引导全社会多方增加科技投入,形成以财政投入为引导、企业投入为主体、银行贷款为支撑、社会集资和引进外资为补充、优惠政策作扶持的全社会科技投入机制。
(三)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大力推动创新成果向企业集中、创新政策向企业倾斜、创新人才向企业流动,加快形成以企业为主体的科技创新体系。一是大力培育创新型企业。加快培育一批集研发、设计、制造于一体的科技型骨干企业,激发民营科技企业和中小型科技企业在创新中的生力军作用。二是加大企业研发投入。全面推动落实自主创新产品政府补贴、税收优惠等政策,积极做好新标准下的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引导企业增加研发投入,促进企业真正成为研发投入的主体。三是加强企业研发机构的建设。以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为目标,建设一批整体达到国内一流或国际先进水平的新型重大研发机构。以产学研合作方式,建设一批省级以上的技术合作中心。四是提升企业融资能力。大力推动各种创业投资和风险投资发展,积极吸引国内外各类创投资金。引导和支持发展科技金融,全力推进科技与金融的有效结合,进一步推动科技贷款和科技担保扩大规模,拓宽企业创新创业的融资渠道。
(四)优化科技创新环境。坚定不移地推动各个领域的改革创新,不断为科技创新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一是推动产学研更加紧密结合。实现高校研究项目与企业科技需求互动,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鼓励和引导企业与高校院所联合建立研发机构、产业技术联盟等技术创新组织,形成一批高水平的产学研合作基地。二是加强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拓宽高校院所和企业之间人才流动渠道,鼓励和支持高校科技人才通过兼职、技术开发、技术服务、成果转化或协办企业等方式进入产业。优化人才发展环境,健全人才激励机制,推行柔性人才引进模式,吸引特色产业、城镇规划、高新技术研发等领域的高层次人才和科研创新团队,支持引进“两院”院士组建院士工作站。
(五)打造科技创新平台。根据我区企业和科技现状,以企业为主导,积极推进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开展合作,组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和技术创新平台,形成“企业出题、联合解题、协同创新”的新格局。引导优势科技资源向企业聚焦,大力吸引高校院所在企业中建设重点实验室,大力支持企业重点实验室建到高校校园,将高校、院所的智力资源优势与龙头企业的产业优势紧密结合。启动建设科技孵化园,带动培育“创客中心”“创新工场”等众创空间,推动众创、众包、众扶、众筹等新业态发展。